“我很想随时了解田里的试验进展,以便和行业前沿理论思想保持一致。”他想了想又说,“等过一阵子,我要尽快回田里。我对小麦很有感情,只有和小麦在一起,才不会感觉精神空虚。”
“要通过自身所学,尽快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”
为何与小麦结缘?程顺和说和自己小时候困苦的经历、母亲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1939年,程顺和在江苏溧阳出生时,正赶上战乱年代。那时候家里缺吃少穿、颠沛流离,坚韧的母亲还是教育孩子们要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。程顺和从小就立下了两个志愿:一是学医,可以治病救人;二是学农,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。在高考时,他填报了南京农学院(今南京农业大学)。
刚入学时,同学们就到苏州、南通、淮阴等地与农民一起劳动。清晨哨子一吹,同学们立马起床,去地里拔棉花秆子;深夜,翻新土地,干得热火朝天。“要通过自身所学,尽快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。”看到广大农村贫穷的现状,程顺和下定决心,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“三农”事业。
随后,程顺和开始跟着导师做麦田试验与研究。刚开始,他只是负责在纸袋上标号、使用显微镜观察、用剪刀镊子抓取材料等简单的操作,但老师告诉他,每个步骤都需要有十二分认真的精神。试验中,“科学”的概念,在程顺和心中逐渐具体清晰了起来。
毕业后,程顺和到了泰兴稻麦良种场工作,同为学农的校友陈凤琳,成了他的助手,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。“老程最吸引我的地方,就是能吃苦、爱钻研的精神。”陈凤琳回忆起当年的场景:“无论白天多忙,到了晚上,总能看到老程点着煤油灯,看书到深夜……”
1972年,程顺和被调到扬州地区农科所(今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),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。那时候,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种植红皮小麦的主产区,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,雨水充足,被认为“小麦增产空间很大”,科学研究意义深远,程顺和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。
其中艰苦,只有程顺和自己知道:一方面,多雨多湿的气候使得小麦的赤霉病高发;另一方面,小麦育种周期很长,一年中的9个多月,无论风吹雨打、烈日酷暑,都要蹲在地头上,粒播、观察、记录、测试和进行研究。程顺和一干就是30多年。
“总要挨着试验田睡觉,我才踏实”
下田,下田,再下田!30多年来,在研究所的试验田边上有个小平房,一张床、一张桌、一个煤油小炉。选种关键时期,小麦一天一个变化,程顺和就吃住在这间陋室里,“总要挨着试验田睡觉,我才踏实”。
为了抓紧时间、分秒必争,程顺和连过年期间也不回家去,一直守在温室里,经常端着饭碗蹲在一棵小麦单株旁,一边吃一边观察。“那时候忙起来,不知道啥时是周末、啥时是假期。脑子里只记着小麦的生长周期。”他不喜欢有人在农忙时来打扰他,在田里干活时,总是拉低帽檐蹲在田间,整个身体就藏在麦田里,外人谁也找不到。
不知不觉,对育种的热爱融入了程顺和的骨子里。外出考察时,只要遇到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,他立即用湿毛巾包起来,带回所里研究。只要试验方案没解决,不管中午还是半夜,他都立刻把同事们找来“头脑风暴”,一交流就是数小时……大家笑称他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爱人陈凤琳则嗔怪他“把家里当旅馆”。
为了深入了解农机作业,程顺和牵头引进所里第一台拖拉机、第一台联合收割机,并带头学习;为了及时掌握最新理论,早年间学习俄语的程老在57岁时重学英语;59岁时学会电脑打字,61岁钻研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。“不要觉得年纪大了,自己就不行。”程顺和说,“人家都说北方才能种好小麦,在我看来,南方小麦也一定行。”
1991年,程顺和主持培育的“扬麦5号”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促使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第四次大面积更换,累计种植达1.5亿亩;1998年,他主持培育的“扬麦158”,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这一次,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既大面积丰产又抗赤霉病的难题,促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第五次大面积更换,成为我国20世纪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。
“培育丰产抗赤霉病的品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”导师吴兆苏评价“扬麦158”时颇为自豪地说,“程顺和做到了。”
“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,端牢‘中国饭碗’保障粮食安全”
农业科学研究的周期长,一般都要15年到20年才可能看到成果。“老一辈科学家们七八十岁都坚持拿尺下田,带学生、做研究,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。”程顺和坦言:“在农业领域,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,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,端牢‘中国饭碗’保障粮食安全,最为重要。”
研究员张伯桥从1985年到农科所工作以来,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学术氛围浓厚:无论是在出差摇晃的大巴上,还是在深夜的办公室里,只要关于小麦育种的问题,随时都可以展开讨论。大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,想说服别人,就得拿出过硬的数据材料……
在程顺和看来,这才是做研究该有的态度:“追求真理没有年龄限制,谁说院士就一定高明?很多时候,年轻人比我高明。”
教书育人、精神传承,程顺和看重的除了搞理论要“百家争鸣”外,就是做试验要“脚踏田地”。农科所小麦室主任高德荣介绍说,在老院士的影响下,将宿舍盖在试验田旁边的传统,却一直没有改变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粮食安全从“吃得饱”向“吃得好”发展,如何实现小麦迟播高产,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。
这是程顺和近20年来带领团队主攻的课题:利用“两端快速发育”育种策略解决小麦迟播高产的难题,育成的“扬麦16”和“扬麦23”,迟播15天,却比其他推广品种增产5%,灌浆速率高20%,籽粒脱水速率高30%,成熟期早3—5天,还可免晒入库,降低生产成本。
随后,程顺和又带领团队研究“南上北下”的品种改良方案,既提升小麦的抗赤霉病性,又做到丰产抗冻,实现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“南上”、黄淮片区小麦“北下”,培育新的大面积品种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程顺和说,“有人说我是‘南方麦王’,我哪里是什么‘麦王’,我只想尽早回到田里,甘做‘麦田守望者’……”
特制的书柜 奉献的写照(记者手记)
在程顺和的办公室里,一个与墙面一般大的书柜,引起了记者的注意:上半部分挤满了学术资料和专业书籍;下半部分则存放装满了小麦种子的瓶瓶罐罐,中间层则是一个个可以向外拉伸的平板……
“程院士经常需要同时翻开多本资料查阅对比,这些平板成了他研究学术问题、给学生授课讲解的临时书桌。”程院士的助手刘健说,这个特制的书柜,为的就是既要“书能装得多”,又要“书能摊开看”。
做研究就是这样,既要博览群书、潜心钻研,又要多方核证、辨明真理。这个书柜记录着程院士坚守育种事业的点点滴滴,也是他奉献一生的写照。